2019 年硕士研究生
招
生
简
章
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
二〇一八年九月
目 录
武汉科技大学概况............................................................................................................................. 1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3
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6
2019 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说明 .............................................................. 8
2019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 9
2019 级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说明.................................................................................................... 10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2
001 机械自动化学院 .................................................................................................................... 12
002 材料与冶金学院 .................................................................................................................... 13
003 化学与化工学院 .................................................................................................................... 15
004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17
0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8
006 管理学院 ............................................................................................................................... 19
007 文法与经济学院 .................................................................................................................... 21
008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2
009 理学院................................................................................................................................... 23
010 医学院................................................................................................................................... 25
011 城市建设学院........................................................................................................................ 27
012 外国语学院............................................................................................................................ 28
013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29
014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31
015 艺术与设计学院 .................................................................................................................... 32
016 体育学院 ............................................................................................................................... 32
017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33
018 临床学院 ............................................................................................................................... 34
019 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34
参考书目 ......................................................................................................................................... 36
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各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47
1
武汉科技大学概况
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学校办学
历史溯源于 1898 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1958 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1999 年
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 1978 年,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点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等学科协
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现设置有 19 个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学院(中心),各类在校研究生 5400 余人。学校拥
有 6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 38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授权点和 152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 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 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 个省级重
点学科,5 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 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 个学科位居湖北省
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 3 个学科被湖北省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
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以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湖北省“百人计
划”“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以一大批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
26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1600 余人。拥有双聘院士 5 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1 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
才 9 人、“长江学者”1 人、“国家杰青”2 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6 人,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 29
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 147 人;拥有全国教学名师 1 人,全国模范教师 1 人,全国优秀教师 5 人,国家级教学
团队 3 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 个,湖北省教学名师 7 人,湖北名师工作室 3 个。
学校坚持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先后获批国家教育
质量工程项目 58 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 4 项;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近年来研究生平均就业率达到 98%以上。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
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7 年度学生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504 项,其中国际级奖励 25 项,国
家级奖励 197 项。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在钢铁冶金、材料、机械、化工、控制等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建有湖北
省属高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
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拥有 2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个生态环境部
重点实验室、1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 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 个省级新型智库、
1 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个省级科技国际合作基地、2 个武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拥有 1 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 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五年,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973”“86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等国家级项目 350 余项,获
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 100 余项;2007 年以来,获得 18 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
奖 1 项、二等奖 12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5 项)。
2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共享,积极创新校企、校地合作模式。先后与宝武集团、恒大集团、鞍钢、
柳钢、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 30 余家大型企业和宜昌、孝感、黄冈、随州、湛江等省内外有关地市州建立了全面合
作关系,成立了“中国宝武—武汉科技大学炭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宜兴陶瓷与耐火材料研究院”,
与恒大集团共建“恒大管理学院”;建有 1 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6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 1 个全国百强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设立了“许家印奖学金”“科力生奖学金”“濮耐奖学金”和“首安创新奖”等 12 项社会奖助学金。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同境外 30 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学术交流中
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 20 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学
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广大校友积极支持母校建
设发展,学校位列校友会 2018 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第 47 位。
3
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2019 年我校拟在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 9 个学科门类招收硕士研究生 1900 余人,其中全日制
硕士研究生 1600 余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300 余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我校的实际招生计划数为准。2019
年招生专业目录上各学院(中心)所列招生人数包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联合培养人数、单独考试招生人数等,
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复试录取时根据实际录取推免生人数、上线生源情况和社会需求适当调整各专业的招生人数。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参见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
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19 年 9 月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
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 2019 年 9 月 1 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员,
以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须在复试前提供本科阶段 4 门主干课程考试合格成绩。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
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
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须加试 2 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二)报名参加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试人员,
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 1、2、3 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
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考类别必须是“定向就业”。
(三)报名参加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以 1051 开头)硕士研究生的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 1、2、3 各项的要求。
2.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往届本科毕业生。
3.尚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人员。
(四)报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现场确认时应提供
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和复印件。详见《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
究生招生计划说明》。
4
(五)报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毕业后,必须履行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不得违约。
详见《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2.2019 年我校仅在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考生报考。
(六)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中第 1、2、3 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 4 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
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其中至少 1 人为我校专家),定向就业
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 2 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
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其中至少 1 人为我校专家),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该类考生需在现场确认前经我
校招生学院和研究生院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现场确认。
3.我校单独考试招生只接收报考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类型的考生。2019 年单独考试招生专业详见《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七)推荐免试
我校接收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再参加统考。除
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项目管理专业学位专业外,我校其他各专业均接收应届本科推荐免
试生,具体详见《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欢迎广大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与我校
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或相关学院联系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事宜。
二、报名流程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1.考生于 2018 年 10 月 10 日~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
//yz.chsi.com.cn 或 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
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凡不
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报名前应认真了解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
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
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
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3.考生按照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缴纳报名费。现场确认后,因考生自身原因,如网报信息不准确,
弄虚作假等,不符合报考条件要求,导致报考点或招生单位拒绝报考,报名费将不予退还。
(二)现场确认
1.考生(不含推免生)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现
场确认(具体安排详见学校现场确认公告)。逾期未进行现场确认者,报考无效。报考我校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考
生必须到武汉科技大学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2. 考生凭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5
3.在 2019 年 9 月 1 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无法查询学历(学籍)信息的考生,在现场
确认时须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考生的资格复查工作将在复试前进行,资格复查不合格的考生不能参加复试。
三、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时间、地点
时间:2018 年 12 月 22 日~23 日;
2018 年 12 月 24 日(考试时间为 6 小时的科目)。
地点:由报考点安排。
(二)初试科目
学术型研究生:第一单元(思想政治理论,满分 100 分)、第二单元(外国语,满分 100 分)、第三单元(业务
课一,满分 150 分、医学门类满分 300 分)、第四单元(业务课二,满分 150 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单元(思想政治理论,满分 100 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 200 分)、第二单元(外
国语,满分 100 分)、第三单元(业务课一,满分 150 分、医学门类满分 300 分)、第四单元(业务课二,满分 150
分)。
101 思想政治理论、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 英语一、202 俄语、203 日语、204 英语二、301 数学一、302
数学二、303 数学三、306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为全国统考科目,有关考试内容请参照教育部编制的考试大纲。
其它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专业课参考书目详见简章后的参考书目。
(三)复试
复试时间、地点由我校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将于 2019 年 3 月下旬公布(具体时间和要求见我校研招网
http://www.yxsy.wust.edu.cn 上通知)。复试时考生须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体检并接受思想政治审核,体检或政审
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学制和学费标准
1.学制:3 年【社会工作、国际商务(全日制)专业学制 2 年】。
2.学费:各招生专业学费标准以湖北省物价局审批为准。
五、其他事项
1.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
加初试和复试。
2.考生可从网上下载《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3.我校将在网上及时发布招生信息,请考生在报名、初试、复试、录取等阶段前随时上网查询相关信息,也可
与各招生学院联系。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一路 邮政编码: 430081
联系部门: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 电 话: 027-68862830
网 址:http://www.yxsy.wust.edu.cn 单位代码: 10488
邮 箱:wustyjsy@wust.edu.cn
6
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报考专业 报考条件
全部专业
(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参见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
作指导意见》)。
全部专业
(学业水平)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
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
业本科生,2019 年 9 月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 2019 年 9 月 1
日)或 2 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以同等学力身
份报考,且须在复试前提供本科阶段 4 门主干课程考试合格成绩。
5.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退役大学生士兵”
专项计划
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规定的硕士研
究生报考条件者,现场确认时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原件和复印件。详见《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
研究生招生计划说明》。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专项计划
1.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毕业后,必须履行协
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不得违约。详见《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少数民
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2.2019 年我校仅在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
计划考生报考。
单独考试
1.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 4 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
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
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其中至少 1 人为我校专家),定
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 2 年以上,
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其中至少 1 人为我校专家),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该类考生需在
现场确认前经招生学院和研究生院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现场确认。
2.我校单独考试招生只接收报考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类型的考生。2019 年单
独考试招生专业详见《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工商管理(MBA)、
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
项目管理专业学位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
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 5 年以上工
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考类别必须是“定向就业”。
7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专业代码以 1051 开头)
1.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往届本科毕业生。
2.尚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人员。
设计学(1305)、
艺术设计(135108)专业
报考我校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必须到武汉科技大学报考点进行确
认报名。
备注:
1.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前,向我校研究生院招
生就业处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2.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
教育考生,复试时须加试 2 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8
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说明
一、报名条件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教育部和
我校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
高等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和独立学院(以下简称高校)。
高等学校学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
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二、报名方式
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
http://yz.chsi.cn),按要求报名。
2.考生网上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如实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信息。
现场确认时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和复印件。
3.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
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我校 2019 年“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人数为 30 人,招生专业详见《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
生专业目录》。
四、考试录取
1.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须按规定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或按规定参加推荐免试招生。
2.我校将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
9
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一、招生政策
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
特殊措施执行。
二、招生计划与招生生源
2019 年我校招生计划与招生生源具体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人才计划)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
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
服务。
2.毕业后,必须履行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不得违约。在职考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
本科毕业生)派遣回定向省(区、市、兵团)就业。
3.2019 年我校仅在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考生报考,考生须满足我校临床
医学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以 1051 开头)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四、报名与考试
1.报考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在网上报名前,须到考生生源所在地的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确认报名资格,并领取
《报考 2019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和网上报名校验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
名和现场确认。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的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与普通考生的要求一致。
2.骨干人才计划以报名时身份为准,不得更改。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五、录取
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且须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在职考生与学校、所在单位和所在省级
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
考生签订协议书后,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毕业后全部回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六、其它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等按学校相关规定缴纳。学校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学生
给予奖励资助。
10
武汉科技大学
2019 级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说明
为激励硕士研究生潜心学习和科研,我校建立了完善的资助体系,包括国家资助、学校资助、社会资助等。
一、国家资助
1.按照国家公布的奖助学金政策和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在校研究生进行资助,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为
20000 元/人,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为 6000 元/人·年。
2.学校配合金融机构为部分生活困难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助学贷款,贷款额度不超过 12000 元/人·年。
二、学校资助
1.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资助对象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取得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基本学制年限
内、无固定工资收入且人事档案完全转入我校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年级覆盖面 100%,一等学业奖学金为 8000 元/人,二等学业奖学金为 4000 元/人,三
等学业奖学金 2000 元/人。
二、三年级实行动态调整,一等学业奖学金为 12000 元/人·年,二等学业奖学金为 8000 元/人·年,三等学业
奖学金为 4000 元/人·年。具体评定按照《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2.新生奖学金(一次性发放):
一等:20000 元/人,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985”、“211”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被录取的研究生;
②按取得推荐资格时本科阶段的成绩排序或学分绩点排序,专业排名前 1%或专业第 1 名的非“985”、“211”
高校推荐免试研究生。
二等:7000 元/人,除获得一等新生奖学金外的其他推免生 100%覆盖。
3.学校设立研究生“三助”岗位(助教、助研、助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给予补助,标准不低于 500
元/人·月。
4.科研津贴,导师根据课题研究的工作量给予研究生相应的经费资助。
5.硕博连读研究生资助:
考生在推免复试、统考复试时均可向学校提出硕博连读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即可享受相应待遇。
申请硕博连读的推免生,经学校审核同意后,按照“本—硕—博”贯通模式培养,本科阶段可修读研究生课程
并享受学校 5000 元资助,取得硕士学籍后一次性发放,在读研究生期间学校可资助其出国交流、学习。
三、社会资助
学校设有“许家印”、“科力生”、“铌钢”、“武钢”、“涟钢”、“濮耐”、“首安”等社会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科技成果、
学术论文、学习成绩、社会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硕士研究生,每年评审一次。社会奖学金中,特等奖学金最高为
10000 元/人,一等奖学金最高为 5000 元/人,二等奖学金最高为 3000 元/人。
11
四、国际交流
学校大力支持研究生赴国际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短期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研究生资助可达 1 万元/
人,出国(境)短期访学研究生资助可达 3 万元/人,具体按照《武汉科技大学资助研究生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
会议及短期访学管理方法》执行。
学校在读优秀硕士研究生,可申请到美国华盛本大学、美国桥港大学、美国罗杰威廉姆斯大学、英国伯明翰城
市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日本茨城大学、日本福井大学、日本北见工业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奥地利莱奥
本矿业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交流、学习。
12
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说明:1.专业名称前加“(全日制)”的专业仅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加“(非全日制)”的专业仅招收非全日制硕
士研究生,加“(全日制、非全日制)”的专业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专业名称后带▲的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带★的为自主设置学科。
001 机械自动化学院
(含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科技研究中心、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
招生人数:171(含拟接收推免生 16 人)
机械自动化学院联系人:朱老师 TEL:027-68862252
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科技研究中心联系人:鄢老师 TEL:027-68862816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联系人:朱老师 TEL:027-68862252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2(全日制)机械工程▲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1 绿色制造
02 制造过程控制
03 制造系统工程
04 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统
05 制造业信息化
06 精密加工与智能制造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07 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在线监控
08 数字伺服系统与智能控制
09 仿生与智能机器人
10 机电一体化及工业机器人
11 复杂机电液系统测控理论与技术
12 新材料与表面工程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13 非线性系统动力学与智能控制
14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感知
15 机电系统大数据分析与深度智能诊断
16 复合金属成型过程仿真与工艺优化
17 复杂结构多尺度分析与服役质量安全
18 智能机器及受控机构
19 冶金装备超常设计
0802Z1 工业工程★
20 绿色制造系统
21 复杂生产计划与智能调度
22 人因工程与人力资源管理
23 制造业信息化与管理系统
24 产品与系统工程设计
0802Z2 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
25 工程检测技术与仪器
26 冶金生产自动化仪表与控制
27 机器视觉
28 极端条件下的传感技术
5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8 液压传动
819 机械原理
820 工业工程基础
827 自动控制原理
(选一)
复试科目: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基础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3.生产运作管理
(选一)
13
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002 材料与冶金学院
(含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招生人数:188(含拟接收推免生 22 人)
材料与冶金学院联系人:张老师 TEL:027-68862108
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系人:周老师 TEL:027-68862085
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联系人:高老师 TEL:13517240510
0804(全日制)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01 光学精密测量
02 光纤传感技术
03 微纳制造及测量
04 智能传感器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5 设备故障诊断与现代信号处理
06 智能材料与结构健康监测
07 机器视觉及测量
08 声学测试分析与噪声控制
09 物流系统监测与控制
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9 机械原理
827 自动控制原理
(选一)
复试科目: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基础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选一)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01(全日制、非全日制)机械工程
01 机电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在线监控
02 数字伺服系统与智能控制
03 计算机辅助测试与虚拟仪器
04 复杂机电液系统测控理论与技术
05 机械力学、强度和工作行为研究
06 新型冶金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及开发
07 智能机器及受控机构
08 机械系统虚拟现实
09 机械 CAD/CAM/CAE
10 仿生与智能机器人
87
︵
全日
制
75 人
;
非全
日制
12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18 液压传动
819 机械原理
827 自动控制原理
(选一)
复试科目: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基础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选一)
085201(非全日制)机械工程
11 不区分研究方向(仅限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
治理论
②246 英语(单)
③628 数学(单)
④863 机械原理(单)
085236(全日制、非全日制)工业工程
01 绿色制造系统工程
02 生产运作与管理
03 产品设计与工艺优化
04 制造业信息化与知识工程
24
︵
全日
制
20 人
;
非全
日制
4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19 机械原理
820 工业工程基础
(选一)
复试科目: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基础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3.生产运作管理
(选一)
14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5(全日制)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1 耐火材料服役物理化学
02 新型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
03 高温材料微结构设计与性能
04 功能高分子材料
05 纳米材料化学
06 光电功能材料
07 材料表面修饰及改性
080502 材料学
08 材料的腐蚀及防护
09 冶炼新技术用耐火材料
10 先进耐火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
11 耐火材料服役过程与仿真技术
12 耐火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环保
13 高温窑炉热工理论与设计
14 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
15 低维材料与纳米结构
16 新型金属材料及强韧化
17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
18 金属材料相变与组织控制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19 轧制过程计算机控制
20 轧制过程冶金学与轧材品种开发
21 材料成型过程数模及计算机模拟
22 材料加工新工艺、新技术
23 材料加工过程组织与性能控制
24 材料加工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25 材料深加工技术
26 材料成型模具设计
27 液态成型理论及技术
28 有色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
76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07 物理化学
810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811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812 材料加工科学基础
815 材料物理与化学
819 机械原理
842 大学物理(选一)
方向 01-18:
复试科目:
1.金属材料学
2.耐火材料学
3.材料合成与制备
4.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2.无机化学
方向 19-28:
复试科目:
1.材料加工原理
2.金属塑性加工学—
轧制理论与工艺(轧
制原理和板带工艺部
分)(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材料成型物理冶金
学基础
2.材料加工设备
0806(全日制)冶金工程▲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
01 高温熔体物理化学
02 冶金过程物理化学
03 冶金资源综合利用
080602 钢铁冶金
04 冶金过程数学物理模拟及控制
05 炼铁原料加工技术
06 高炉喷煤技术
07 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
08 纯净钢冶炼理论与工艺
09 铁水预处理与炉外精炼
10 新钢种开发
11 连铸新技术
12 真空冶金技术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13 冶金电化学
14 湿法冶金过程及理论
15 绿色冶金与新材料
16 有色金属再生理论与技术
17 有色冶金资源综合利用
2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3 冶金传输原理
814 冶金原理(选一)
方向 01-12:
复试科目: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
分)和钢铁冶金学(炼
钢部分)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物理化学
2.813、814(选一)
方向 13-17:
复试科目:
有色金属冶金学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湿法冶金
2.813、814(选一)
15
0806Z1(全日制)冶金热能工程★
01 热工设备及过程控制
02 热工传输过程模拟及优化
03 热工过程节能与环保
04 冶金窑炉新材料
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202 俄语(选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6 工程热力学
843 传热学(选一)
复试科目:
1.燃料与燃烧
2.火焰炉(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冶金传输原理
2.813、843(选一)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04(全日制、非全日制)材料工程
01 先进耐火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
02 耐火材料服役过程与仿真技术
03 耐火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环保
04 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
05 材料结构与性能
06 纳米材料
07 复合材料
08 材料加工工艺设计及新品种开发
09 材料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控制
10 新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
11 高性能钢铁材料
12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
55
︵
全日
制
53 人
;
非全
日制
2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7 物理化学
810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811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812 材料加工科学基础
815 材料物理与化学
819 机械原理
842 大学物理(选一)
复试科目:
1.金属材料学
2.耐火材料学
3.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4.材料合成与制备
5.材料加工原理
6.金属塑性加工学—
轧制理论与工艺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材料分析测试技
术、无机化学;
2.材料成型物理冶金
学基础、材料加工设
备
(二组任选一)
085205(全日制、非全日制)冶金工程
01 高炉炼铁
02 纯净钢冶炼
03 铁水预处理与二次精炼
04 高效连铸理论与工艺
05 冶金过程数学物理模拟与控制
06 电炉炼钢
07 冶金资源综合利用
08 直接还原新工艺
09 冶金电化学
10 湿法冶金过程及理论
11 有色金属再生理论与技术
12 冶金过程热工设备
27
︵
全日
制
25 人
;
非全
日制
2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13 冶金传输原理
814 冶金原理(选一)
复试科目:
1.钢铁冶金学
2.有色金属冶金学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物理化学
2.813、814(选一)
085205(非全日制)冶金工程
13 不区分研究方向(仅限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
治理论
②246 英语(单)
③628 数学(单)
④864 冶金原理(单)
003 化学与化工学院
(含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科技研究中心、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招生人数:83(含拟接收推免生 13 人)
化学与化工学院联系人:余老师 TEL:027-68862338
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科技研究中心联系人:鄢老师 TEL:027-68862816
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联系人:陈老师 TEL:13407177533
16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17(全日制)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1 化学工程
01 传质与分离工程
02 环境化学工程
03 电化学过程
04 能源化学工程
05 材料化学工程
081702 化学工艺
06 煤转化基础与应用
07 先进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08 洁净能源开发技术
081703 生物化工
09 生物催化与转化
10 生物分离技术
11 环境生物技术
12 蛋白质工程与代谢工程
13 生物炼制
081704 应用化学
14 功能材料化学
15 精细化学品
16 药物分子识别及控制释放
081705 工业催化
17 环境友好催化
18 催化反应工程
3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07 物理化学
808 微生物学
861 化工原理(选一)
复试科目:
1.物理化学
2.化工原理
3.生物化学(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分析化学
2.无机化学
3.有机化学
4.普通生物学(选二)
0703(全日制)化学
070301 无机化学
01 无机纳米材料
02 能源材料
03 环境友好材料
070303 有机化学
04 超分子主客体化学
05 分子功能材料
06 药物合成
070304 物理化学
07 能源催化
08 绿色催化
09 电极材料与电化学传感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0 聚合物共混与复合
11 生物医用高分子
12 智能高分子
13 功能高分子
070307 化学生物学
14 环境微生物工程
15 能量代谢调控与生物转化
16 合成生物学
17 蛋白质化学与基因工程
1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7 有机化学
618 无机化学
621 高分子化学
626 现代分子生物学
(选一)
④807 物理化学
808 微生物学
862 发酵工程(选一)
复试科目:
1.有机化学
2.无机化学
3.分析化学
4.生物化学
5.发酵工程(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分析化学
2.综合化学
3.普通生物学(选二)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16(全日制、非全日制)化学工程
01 煤转化与炼焦新技术
02 洁净能源新技术
03 环境化工
38
︵
全日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7 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
1.物理化学
2.化工原理
3.微生物学(选一)
17
04 催化反应工程
05 精细化学品
06 石油化工
制
35 人
;
非全
日制
3 人
︶
861 化工原理(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无机化学
2.有机化学 085216(非全日制)化学工程
07 不区分研究方向(仅限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
治理论
②246 英语(单)
③628 数学(单)
④865 化工原理(单)
004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含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深度信息融合研究院)
招生人数:134(含拟接收推免生 15 人)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人:刘老师 TEL:027-68862349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联系人:陈老师 TEL:15697189918
深度信息融合研究院联系人:杨老师 TEL:15327322321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10(全日制)信息与通信工程
01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
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3 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04 组合导航与智能信息融合
05 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06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07 智能科学与机器人
1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6 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
通信原理
0811(全日制)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 冶金工业过程优化控制
02 复杂工业对象的控制理论与应用
03 微机电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
04 新型电力传动系统
05 网络控制与管理
06 电能质量控制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7 冶金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08 检测理论与方法
09 传感技术与智能系统
10 信息获取、分析与处理
11 智能测控技术及应用
12 微机电系统集成
13 激光检测系统
081103 系统工程
14 测量、控制与管理一体化技术
15 复杂系统分析、建模与优化
16 系统科学理论及应用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7 智能控制与计算机过程控制
18 人工智能、计算机智能理论与应用
19 智能材料与智能控制
20 神经网络及智能控制
21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22 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技术
3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自动控制原理
828 微机原理
840 数学分析(选一)
复试科目:
计算机控制与接口
技术
初试科目为《数学分
析》的考生复试科
目:
C 语言程序设计
18
0811Z4 新能源电力与控制★
23 电机智能控制技术
24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5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
电机学
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08(全日制、非全日制)电子与通信
工程
01 电子系统集成及嵌入式系统
02 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
03 无线通信及网络技术
04 信号处理及多媒体技术
05 组合导航与智能信息融合
06 传感技术与物联网
29
︵
全日
制
26 人
;
非全
日制
3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25 电子技术
826 信号与系统
856 数据结构
(C 语言版)
(选一)
复试科目:
通信原理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C 语言程序设计
2.单片机原理
085210(全日制、非全日制)控制工程
01 新型电气传动技术
02 智能控制技术
03 计算机过程控制
04 生产过程建模与优化
05 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06 仪器仪表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7 计算机网络技术
08 控制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
09 信号与信息处理
10 信息管理系统
11 电能质量控制
60
︵
全日
制
51 人
;
非全
日制
9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27 自动控制原理
828 微机原理
856 数据结构
(C 语言版)
(选一)
复试科目:
计算机控制与接口
技术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C 语言程序设计
2.单片机原理
085210(非全日制)控制工程
12 不区分研究方向(仅限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
治理论
②246 英语(单)
③628 数学(单)
④866 微机原理(单)
注:全日制招生专业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除外)。
0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含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招生人数:95(含拟接收推免生 9 人) 联系人:徐老师 TEL:027-68893531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12(全日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1 嵌入式系统
02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03 专用体系结构与机器人
04 DSP 与基于 VHDL 的芯片设计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5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06 复杂工业系统模型与仿真
07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理解
2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56 数据结构
(C 语言版)
复试科目:
C 语言程序设计
19
08 计算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
09 冶金过程虚拟现实与计算机仿真
10 智能代理与移动计算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11 信息安全方法与技术
12 计算机控制及应用
13 企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14 工业实时网络与系统
15 虚拟现实方法与实践
16 计算机控制及远程故障诊断
0835(全日制)软件工程
01 软件开发技术
02 软件项目管理
03 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
04 语言信息处理
05 软件安全技术
06 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
07 云计算技术与方法
08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9 物联网和移动计算开发方法
10 嵌入式软件开发与应用
1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55 C 语言程序设计
复试科目:
数据结构(C 语言版)
0812J2(全日制)网络信息安全★
01 信息系统安全
02 移动互联网安全
03 大数据与云安全
04 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
05 网络攻防与隐私安全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56 数据结构
(C 语言版)
复试科目:
C 语言程序设计
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11(全日制)计算机技术
01 工业实时网络与系统
02 工业过程数学模型与仿真计算
03 嵌入式系统与智能仪器仪表
04 实时数据库与软件系统
05 基于 Web 的实时服务系统
06 软构件设计与信息系统集成
07 计算机视觉与工业机器人
08 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现实
09 海量数据的智能信息处理
3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55 C 语言程序设计
复试科目:
数据结构
(C 语言版)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数据库系统原理
2.计算机网络
085212(全日制)软件工程
01 软件架构设计
02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3 商业智能与数据挖掘
04 企业信息化技术
05 GIS 技术及应用
2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55 C 语言程序设计
复试科目:
数据结构
(C 语言版)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数据库系统原理
2.计算机网络
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除外)。
006 管理学院
招生人数:195(含拟接收推免生 16 人)
学术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专业 联系人:张老师 TEL:027-68862273, 027-68862672
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会计专业 联系人:吕老师 TEL:027-68862273, 027-68862672
20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71(全日制)管理科学与工程
01 管理优化与决策
02 生产运作与服务管理
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4 科技与创新管理
05 服务科学与工程
06 工程项目管理
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30 管理学原理
83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选一)
复试科目:
企业管理概论
1202(全日制)工商管理
01 会计学
02 企业管理
03 旅游管理
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05 财务管理
06 人力资源管理
07 市场营销
08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9 服务管理
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3 数学三
④830 管理学原理
832 微观经济学
(选一)
复试科目:
企业管理概论
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39(非全日制)项目管理
01 项目综合管理
0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03 项目成本管理
04 项目质量管理
05 工程项目经济分析与评价
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30 管理学原理
复试科目:
管理学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 3 年及以
上。
06 不区分研究方向(仅限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
治理论
②246 英语(单)
③628 数学(单)
④867 管理学原理(单)
085240(全日制)物流工程
01 区域发展战略与物流规划
02 物流系统优化与决策
03 物流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04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5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3 数学三
④830 管理学原理
832 微观经济学
(选一)
复试科目:
统计学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
125100(全日制、非全日制)工商管理
01 企业战略管理
02 生产与服务运作管理
03 营销管理与电子商务
04 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05 会计与财务管理
06 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
65
︵
全日
制
5 人
;
非全
日制
60
人
︶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
能力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复试科目:
管理学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 3 年及以上
或专科毕业 5 年及以
上。
125300(全日制、非全日制)会计
01 企业成本管理
02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
45
︵
全日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
能力
②204 英语二
复试科目:
会计学原理
学历要求:
21
03 投融资管理与资本运作
04 风险管理与会计服务
制
25
人
;
非全
日制
20
人
︶
③无
④无
全日制要求本科毕
业。
125600(非全日制)工程管理
01 建设工程管理
02 制造与服务工程管理
03 工程投融资与造价管理
04 工程项目管理
05 工程技术经济管理
25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
能力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复试科目:
管理学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 3 年及以上
或专科毕业 5 年及以
上。
007 文法与经济学院
招生人数:156(含拟接收推免生 9 人)
学术型专业 联系人:刘老师 TEL:027-68893239
社会工作专业 联系人:张老师 TEL:027-68893686
公共管理专业 联系人:周老师 TEL:027-68893683
国际商务专业 联系人:贺老师 涂老师 TEL:027-68893333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305Z1(全日制)马克思主义法学★
01 社会主义宪政理论研究
02 社会主义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
03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2 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
④837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
复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宪法学
2.经济法学
1204(全日制)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01 公共行政比较
02 地方政府研究
03 公共政策研究
120404 社会保障
04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5 养老金投资与管理
06 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
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1 行政管理学
④838 社会保障学
复试科目:
方向01-03:
政治学原理
方向04-06:
政治经济学教程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社会学概论新修
2.政府经济学
0714Z1(全日制)经济统计学★
01 宏观经济统计
02 国际商务统计
03 金融统计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9 统计学基础
④832 微观经济学
复试科目:
应用经济统计学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宏观经济学
2.国际贸易学
22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5400(全日制、非全日制)国际商务
01 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力
02 工业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管理
04 国际投融资理论与实务
20
︵
全日
制
7 人
;
非全
日制
13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3 数学三
④434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国际贸易学
2.国际投资学
035200(全日制、非全日制)社会工作
01 社区社会工作
02 非营利组织管理
03 青少年社会工作
55
︵
全日
制
28
人
;
非全
日制
27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 俄语
203 日语
204 英语二(选一)
③331 社会工作原理
④437 社会工作实务
复试科目:
社会工作导论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社会学
2.公共组织管理 035200(非全日制)社会工作
04 不区分研究方向(仅限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
治理论
②246 英语(单)
③629 社会工作原理(单)
④868 社会工作实务(单)
125200(全日制、非全日制)公共管理
01 公共政策分析
02 地方政府管理
03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55
︵
全日
制
5 人
;
非全
日制
50
人
︶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
能力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复试科目:
公共管理概论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 3 年及以上
或专科毕业 5 年及以
上。
008 马克思主义学院
招生人数:48(含拟接收推免生 2 人) 联系人:邹老师 TEL:027-68893331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101(全日制)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
0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代
010105 伦理学
01 应用伦理学
02 中国伦理学史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1 科学哲学
02 科学技术与社会
03 技术哲学
04 科技政策与管理
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835 自然辩证法
836 科学技术哲学
复试科目:
中国哲学史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哲学通论
2.西方哲学史
23
0305(全日制)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03 马克思主义与国家治理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4 毛泽东思想研究
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6 意识形态安全与管理研究
0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8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
09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0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研究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1 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中国
12 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
13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研究
1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2 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
④837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
复试科目:
毛泽东思想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25200(全日制、非全日制)公共管理
01 地方政府管理
02 公共政策分析
30
︵
全日
制
5 人
;
非全
日制
25
人
︶
①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
能力
②204 英语二
③无
④无
复试科目:
公共管理概论
学历要求:
本科毕业 3 年及以上
或专科毕业 5 年及以
上。
009 理学院
招生人数:46(含拟接收推免生 5 人) 联系人:范老师 TEL:027-68893248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01(全日制、非全日制)数学
070101 基础数学
01 积分几何
02 非线性泛函分析
03 偏微分方程一般理论
04 HP 鞅论
070102 计算数学
05 复杂网路理论与应用
06 算法优化与设计
07 小波分析与应用
08 模式识别
070104 应用数学
09 凸体理论与应用
10 应用微分方程
11 密码与信息安全
12 随机动力系统
13 图像处理
9
︵
全日
制
8 人
;
非全
日制
1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4 高等代数
④840 数学分析
复试科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常微分方程
2.解析几何
24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14 运筹学理论及其应用
15 随机控制与优化
16 排序理论及其应用
17 小波分析理论与应用
18 经济系统分析与决策
0702(全日制、非全日制)物理学
070201 理论物理
01 量子引力与宇宙论
02 粒子物理
03 量子场论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4 重离子碰撞理论
05 原子核理论
06 高能物理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7 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
08 等离子体应用技术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9 金属物理
10 磁性材料与器件
11 材料表面与界面
12 化合物半导体物理与光电应用
13 纳米电子器件与量子器件
070207 光学
14 非线性光学材料
15 原子分子光谱学
16 激光技术
10
︵
全日
制
9 人
;
非全
日制
1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3 固体物理
④841 高等数学
842 大学物理(选一)
复试科目:
量子力学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材料科学基础
2.电磁学或光学
(选一)
0711(全日制)系统科学▲
01 系统理论
02 系统分析与集成
6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34 运筹学理论与方法
复试科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注:本专业不接收同
等学力考生报考。
0714(全日制、非全日制)统计学
01 非参数理论与方法
02 随机模型的统计分析
03 数理金融
04 风险管理与精算学
05 可靠性理论与应用
06 社会经济统计
07 社会保障统计与社会管理
08 经济与环境统计
09 质量管理与控制
9
︵
全日
制
8 人
;
非全
日制
1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9 统计学基础
④832 微观经济学
840 数学分析(选一)
复试科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线性代数
2.社会主义经济理
论与实践
0801(全日制、非全日制)力学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1 结构振动与控制
02 动力学实验
03 流体动力学
080102 固体力学
04 弹塑性力学
05 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
06 实验固体力学
07 计算固体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08 爆炸理论与应用
09 矿山工程力学
10 岩石力学与工程
11 工程结构分析
12
︵
全日
制
9 人
;
非全
日制
3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45 工程力学
复试科目:
岩石力学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大学物理
2.线性代数
25
010 医学院
(含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招生人数:135(含拟接收推免生 15 人) 联系人:余老师 TEL:027-68893430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10(全日制)生物学
071003 生理学
01 心血管生理与疾病模型
02 神经环路与脑发育
071005 微生物学
03 医学微生物学
04 感染免疫与肿瘤微环境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5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靶点
06 神经药理与毒理
07 神经发育与脑功能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8 神经干细胞与脑发育
09 肿瘤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 心血管疾病表观遗传学
11 肿瘤的分子机制与新药研发
071011 生物物理学
12 生物制药
13 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
6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5 医学生物化学
616 分子生物学
(选一)
④851 人体生理学
852 细胞生物学
853 药理学(选一)
复试科目:
生理学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病理生理学
2.医学免疫学
0817Z1(全日制)生物医药工程★
01 细胞工程
02 生物药学及分子药理学
03 生物材料
04 转化医学
05 医疗健康大数据工程
06 新药合成与分离
07 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
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52 细胞生物学
853 药理学(选一)
复试科目:
1.生理学
2.生物化学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病理生理学
2.医学免疫学
1001(全日制)基础医学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01 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
02 细胞神经生物学
03 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机制
04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用药对策
05 心血管生物学
100102 免疫学
06 分子免疫
07 感染免疫
08 神经免疫
09 肿瘤免疫
10 肿瘤代谢与药物筛选
100103 病原生物学
11 分子病毒学
12 分子微生物学
13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基础与防治
14 病毒复制的表观遗传因素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5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与药物干预
16 神经发育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
8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22 医学综合
④无
复试科目:
病理学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病理生理学
2.医学免疫学
26
17 自噬参与自闭谱系障碍发生的分子机制
18 神经退行性疾病大规模人群研究与干预
19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系统疾病
1004(全日制、非全日制)公共卫生与预
防医学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0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02 生物统计方法
03 临床流行病学
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04 环境污染物健康危险度评价
05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06 职业安全与健康
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07 食品与健康
08 食品安全评价
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09 儿童青少年健康评价
10 妇女保健
100405 卫生毒理学
11 分子毒理学
12 神经毒理学
1004Z1 卫生检验与检疫★
13 卫生理化检验
14 卫生微生物检验
1004Z2 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价★
15 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
16 食品化学污染物毒理学评价
30
︵
全日
制
22
人
;
非全
日制
8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3 卫生综合
④无
复试科目:
毒理学基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预防医学
2.流行病学
1004(非全日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7 不区分研究方向(仅限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
治理论
②246 英语(单)
③630 卫生综合(单)
④无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5101(全日制)内科学
01 心血管内科
02 消化内科
03 内分泌内科
04 呼吸内科
05 肾内科
06 风湿病科
07 传染病科
08 血液病科
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6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西医)
④无
复试科目: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全科医学概论
(选一)
105102(全日制)儿科学
01 小儿内科
02 小儿外科
7
27
105109(全日制)外科学
01 普通外科
02 心胸外科
03 骨外科
04 泌尿外科
05 神经外科
15
105110(全日制)妇产科学
01 妇科
02 产科
8
105127(全日制)全科医学(不授博士学位)
01 社区急诊
02 社区康复
3
1054(全日制、非全日制)护理
01 临床护理
02 护理管理
23
︵
全日
制
16
人
;
非全
日制
7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8 护理综合
④无
复试科目:
1.内科护理学
2.外科护理学
3.护理管理学(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护理学导论
2.基础护理学
1055(全日制、非全日制)药学
01 药物研发
02 临床药学
14
︵
全日
制
11
人
;
非全
日制
3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49 药学综合
④无
复试科目:
1.有机化学
2.药理学
3.临床药物治疗学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药用分子生物学
2.病理生理学
011 城市建设学院
招生人数:104(含拟接收推免生 19 人) 联系人:彭老师 TEL:027-68893616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14(全日制)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1 城市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
02 地基与基础工程
03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081402 结构工程
04 建筑结构设计、再设计理论与应用
05 现代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
06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及应用
081403 市政工程
07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08 水资源保护与微污染控制及新型水环境保护材料
09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理论与技术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26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1 土力学
822 水分析化学
848 结构力学
849 工程传热学
(选一)
复试科目:
方向 01-06、
方向 13-18:
1.基础工程
2.混凝土结构(选一)
方向 07-09:
排水工程
方向 10-12:
暖通空调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方向 01-06、
方向 13-18:
28
10 暖通空调数值仿真
11 建筑节能
12 太阳能高效利用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3 工程结构动力灾变机理及控制
14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规划
15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16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性能检测与加固技术
17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
18 路基路面设计理论、性能检测与加固技术
1.土木工程施工
2.工程地质
方向 07-09: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2.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方向 10-12:
1.建筑环境学
2.流体力学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13(全日制、非全日制)建筑与土木
工程
01 结构设计理论与技术
02 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
03 道路与桥梁工程
04 岩土与地下工程
05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及应用
06 水处理与环境保护技术
07 暖通空调与新能源技术
08 建筑信息技术与设计
09 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理论
78
︵
全日
制
65
人
;
非全
日制
13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21 土力学
822 水分析化学
848 结构力学
849 工程传热学
(选一)
复试科目:
方向 01-05:
1.基础工程
2.混凝土结构(选一)
方向 06:
排水工程
方向 07:
暖通空调
方向 08-09: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方向 01-05:
1.土木工程施工
2.工程地质
方向 06: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2.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方向 07:
1.建筑环境学
2.流体力学
方向 08-09:
1.城市规划原理
2.外国建筑史
012 外国语学院
招生人数:42(含拟接收推免生 4 人) 联系人:孔老师 TEL:027-68893231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502(全日制)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1 英语语言学
02 英美文学
050202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 英语教学
04 英汉翻译
05 英汉语对比
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40 第二外国语(日语)
241 法语
242 德语(选一)
③620 外国语专业综合
④857 英美文学基础
858 写作与翻译
(选一)
复试科目:
英语写作与英汉互
译(笔试)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英语词汇学
2.英语国家概况
29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55101(全日制、非全日制)英语笔译
01 科技笔译
02 经贸笔译
35
︵
全日
制
25
人
;
非全
日制
10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11 翻译硕士英语
③357 英语翻译基础
④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
知识
复试科目:
英语写作与英汉互
译(笔试)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英语听力
2.基础英语
013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含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钒资源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招生人数:119(含拟接收推免生 12 人) 联系人:李老师 TEL:027-68862892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19(全日制)矿业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1 矿床开采方法与工艺
02 矿业经济与矿业系统工程
03 矿山动力灾害防控技术
04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05 矿山地下工程
06 爆破工程
07 智慧矿山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08 矿物加工理论与新工艺
09 矿物化学提取新技术
10 矿物功能材料
11 微细粒分散与分级
12 铁矿造块与直接还原
13 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14 矿物加工过程数值模拟与仿真
15 城市矿产资源化与循环利用
2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203 日语(选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01 工程地质
802 岩石力学
803 固体物料分选理
论与工艺(选一)
复试科目:
方向 01-07:
1.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2.矿山安全技术
(选一)
方向 08-15:
1.造块学
2.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大学物理
2.工程力学
3.无机化学(选二)
0830(全日制)环境科学与工程
01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02 水污染治理技术
03 固体废物资源化
04 土壤污染防治
05 环境功能新材料
06 环境污染化学
07 环境规划与管理
08 环境生物与生态
1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04 环境化学
809 环境监测
833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选一)
复试科目: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水污染控制工程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大学物理
2.工程力学
3.无机化学(选二)
0837(全日制)安全科学与工程▲
01 安全系统分析与风险评估
02 安全与应急管理
03 工业通风与防尘
1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05 安全管理
复试科目:
1.安全评价
2.工业通风
3.建筑火灾安全工程
30
04 工业废弃物危害控制
05 矿山安全技术
06 地下空间火灾防治
07 冶金安全技术
08 职业安全健康
09 化工过程安全技术
806 安全系统工程
(选一)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大学物理
2.工程力学
3.无机化学(选二)
0814(全日制)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1 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优化
02 地基与基础工程
03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3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2 岩石力学
复试科目:
工程地质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大学物理
2.工程力学
3.无机化学(选二)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18(全日制、非全日制)矿业工程
01 矿床开采技术
02 矿山地压控制
03 爆破工程
04 高效洁净矿物加工工艺
05 烧结、球团与直接还原技术
06 微细粒分级与装备
07 矿冶安全技术
32
︵
全日
制
30
人
;
非全
日制
2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1 工程地质
802 岩石力学
803 固体物料分选理
论与工艺(选一)
复试科目:
1.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2.矿山安全技术
3.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4.造块学(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大学物理
2.工程力学
3.无机化学(选二)
085224(全日制、非全日制)安全工程
01 冶金安全技术
02 矿山安全技术
0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04 化工过程安全技术
05 安全与应急管理
06 消防工程
16
︵
全日
制
15
人
;
非全
日制
1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5 安全管理
806 安全系统工程
(选一)
复试科目:
1.安全评价
2.工业通风
3.建筑火灾安全工程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大学物理
2.工程力学
3.无机化学(选二)
085224(非全日制)安全工程
07 不区分研究方向(仅限单独考试考生报考)
①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
治理论
②246 英语(单)
③628 数学(单)
④869 安全管理(单)
085229(全日制、非全日制)环境工程
01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02 水污染治理技术
03 固体废物资源化
04 土壤污染防治
05 环境功能新材料
06 环境规划与管理
16
︵
全日
制
15
人
;
非全
日制
1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4 环境化学
809 环境监测
833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选一)
复试科目: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水污染控制工程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大学物理
2.工程力学
3.无机化学(选二)
31
014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招生人数:68(含拟接收推免生 8 人) 联系人:严老师 TEL:027-68862755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204(全日制)车辆工程
01 汽车优化设计与轻量化
02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03 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
04 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05 汽车污染控制与清洁燃料技术
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9 机械原理
823 汽车理论(选一)
复试科目:
1.汽车综合
2.C 语言程序设计
(选一)
0802Z3(全日制)物流技术与装备★
01 物流系统决策与优化
02 物流装备研究与开发
03 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
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7 运筹学
819 机械原理(选一)
复试科目:
1.生产运作管理
2.物流系统规划与
设计(选一)
0811Z3(全日制)交通信息与安全工程★
01 交通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
02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
03 交通基础设施监测及健康诊断
04 智能化交通数据分析与处理
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4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828 微机原理(选一)
复试科目:
1.交通管理与控制
2.信息传输原理
(选一)
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34(全日制、非全日制)车辆工程
01 汽车动力学与振动噪声控制
02 车辆 CAD/CAE
03 汽车安全、可靠性与故障诊断
04 新能源汽车及节能减排技术
05 汽车电子与信息技术
28
︵
全日
制
25
人
;
非全
日制
3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19 机械原理
823 汽车理论
856 数据结构(C语言版)
(选一)
复试科目:
1.汽车综合
2.C 语言程序设计
(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汽车构造
2.汽车电器
085222(全日制、非全日制)交通运输工程
01 交通基础设施检测与健康诊断
02 道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
03 交通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
04 交通系统优化理论及技术
05 智能交通控制与仿真
06 运输与物流系统优化
07 物流技术研究与开发
08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09 车联网与智能驾驶
28
︵
全日
制
25
人
;
非全
日制
3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17 运筹学
829 交通工程学
(选一)
复试科目:
1.交通管理与控制
2.物流系统规划与
设计(选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C 语言程序设计
2.材料力学
注:全日制招生专业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除外)。
32
015 艺术与设计学院
招生人数:39(含拟接收推免生 12 人) 联系人:王老师 TEL:027-68893393-615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305(全日制)设计学
01 产品设计研究
02 环境设计研究
03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04 公共艺术研究
8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23 设计学专业史论
④510 产品设计综合设计
(6 小时)
511 环境设计综合设计
(6 小时)
512 视觉传达设计综合
设计(6 小时)
513 公共艺术综合设计
(6 小时)
(选一)
复试科目:
快题设计(4 小时)
1204Z1(全日制)艺术管理★
01 艺术传播与管理
02 艺术设计管理
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1 行政管理学
④838 社会保障学
复试科目:
艺术学概论、
艺术管理学概论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素描
2.中国美术史
注:1.设计学专业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2.考生在综合设计及快题设计科目中自备画板和工具,学校准备画纸。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35108(全日制、非全日制)艺术设计
01 产品设计
02 环境设计
03 视觉传达设计
04 公共艺术
29
︵
全日
制
25
人
;
非全
日制
4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6 艺术基础
④510 产品设计综合设计
(6 小时)
511 环境设计综合设计
(6 小时)
512 视觉传达设计综合
设计(6 小时)
513 公共艺术综合设计
(6 小时)
(选一)
复试科目:
快题设计(4 小时)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素描
2.色彩
注:考生在综合设计及快题设计科目中自备画板和工具,学校准备画纸。
016 体育学院
招生人数:2 联系人:刘老师 TEL:027-68863363/68863715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204(全日制)公共管理
1204Z2 社会体育教育与管理★
01 休闲体育
02 体育公共服务
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1 行政管理学
④838 社会保障学
复试科目:
社会体育论、
体育管理学教程
33
03 社区体育管理
04 中国老年人体育理论研究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体育社会学
2.体育管理学
017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招生人数:24(含拟接收推免生 5 人) 联系人:杜老师 TEL:027-68893368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10(全日制)生物学
071005 微生物学
01 病毒与疾病的转录调控
071007 遗传学
02 表观遗传学与肿瘤发病
071008 发育生物学
03 胚胎干细胞发育与分化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4 细胞调控
05 内分泌糖脂代谢
06 线粒体与疾病
07 分子诊断与细胞治疗
08 肿瘤免疫治疗(CAR-T 细胞免疫治疗)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9 重大疾病的基因转录调控/非编码 RNA 与疾病
10 肿瘤的分子机制与基因治疗
11 蛋白质相互作用与基因调控网络
12 DNA 损伤与修复
13 药物靶向载体技术研究
14 重大疾病的药物靶标及其致病机制
071011 生物物理学
15 纳米生物材料
16 新药创制
17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6 分子生物学
④850 分子细胞生物学
851 人体生理学
(选一)
复试科目:
生物化学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药理学
2.普通生物学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38(全日制、非全日制)生物工程
01 转化医学
02 抗体工程
03 细胞工程
04 生物材料
7
︵
全日
制
5 人
;
非全
日制
2 人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8 生物化学
④850 分子细胞生物学
复试科目:
微生物学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1.免疫学
2.生物材料学
34
018 临床学院
(含校医院)
招生人数:30(含拟接收推免生 4 人) 联系人:程老师 TEL:027-51228644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5101(全日制)内科学
01 心血管内科
02 消化内科
03 内分泌系统疾病
04 呼吸内科
05 血液病科
06 肾内科
07 感染性疾病科
19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6 临床医学综合能
力(西医)
④无
复试科目:
1.内科学
2.外科学
3.全科医学概论
(选一)
105109(全日制)外科学
01 普通外科
02 心胸外科
03 骨外科
04 神经外科
10
105127(全日制)全科医学(不授博士学位)
01 社区急诊
02 社区康复
1
019 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招生人数:27(含拟接收推免生 2 人) 联系人:马老师 TEL:027-68862266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2(全日制)机械工程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1 现代冶金机械设计理论及技术
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8 液压传动
827 自动控制原理
(选一)
复试科目:
1.机械工程测试技
术基础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选一)
0805(全日制)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1 高性能钢铁材料设计与复杂性能
080502 材料学
02 高性能钢轧制过程中组织演变及其第二相析出
03 材料表面与界面
04 金属材料的相变与组织性能调控
(海洋耐蚀钢与能源用钢)
05 金属软磁材料
06(金属)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07(金属)功能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织构表征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8 先进短流程工艺及低成本高性能钢制造技术
09 材料加工新工艺、新技术
10 微合金化技术及其产品开发
11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12 短流程取向电工钢工艺性能研究
13 短流程取向电工钢的材料学原理研究
14 高效电工钢制造技术基础研究
8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07 物理化学
810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811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812 材料加工科学基础
815 材料物理与化学
842 大学物理(选一)
方向 01-07:
复试科目:
金属材料学
方向 08-14:
复试科目:
1.材料加工原理
2.金属塑性加工学
—轧制理论与工艺
(轧制原理和板带
工艺部分)(选一)
35
0806(全日制)冶金工程
080602 钢铁冶金
01 钢的精炼与夹杂物控制
02 高 Mn 高 Al 钢中夹杂物形成机理
03 氧化物冶金及其在高强韧钢铁材料的应用
2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3 冶金传输原理
814 冶金原理(选一)
复试科目: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
分)和钢铁冶金学
(炼钢部分)
0811(全日制)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1 高性能电液元件及检测技术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2 机器视觉与系统
03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0811Z1 信息处理与控制★
04 信号监控技术
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27 自动控制原理
828 微机原理
840 数学分析(选一)
复试科目:
专业课综合
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5201(全日制)机械工程
01 现代冶金机械设计理论及技术
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18 液压传动
827 自动控制原理
(选一)
复试科目:
1.机械工程测试技
术基础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选一)
085204(全日制)材料工程
01 高性能钢轧制过程中组织演变及其第二相析出
02 金属材料的相变与组织性能调控
(海洋耐蚀钢与能源用钢)
03(金属)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04(金属)功能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织构表征
05 先进短流程工艺及低成本高性能钢制造技术
06 材料加工新工艺、新技术
07 微合金化技术及其产品开发
08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09 高效电工钢制造技术基础研究
9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7 物理化学
810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811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812 材料加工科学基础
815 材料物理与化学
842 大学物理(选一)
复试科目:
1.材料加工原理
2 .金属塑性加工学
—轧制理论与工艺
(轧制原理和板带
工艺部分)(选一)
085205(全日制)冶金工程
01 纯净钢冶炼
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13 冶金传输原理
814 冶金原理(选一)
复试科目: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
分)和钢铁冶金学
(炼钢部分)
085210(全日制)控制工程
01 高性能电液元件及检测技术
02 机器视觉与系统
03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04 信号监控技术
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27 自动控制原理
828 微机原理
856 数据结构(C 语
言版)(选一)
复试科目:
专业课综合
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36
参 考 书 目
001 机械自动化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818《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传动部分),陈奎生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年。
819《机械原理》(第三版),廖汉元、孔建益,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
或《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820《工业工程基础》,蒋国璋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年。
827《自动控制原理》,吴怀宇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二版),熊诗波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六版),杨叔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年。
《生产运作管理》,陈荣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
002 材料与冶金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807《物理化学》(第六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810《材料科学基础》,张代东、吴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811《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硅酸盐物理化学重排本),陆佩文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年。
812《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崔忠圻、覃耀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
813《冶金传输原理》,沈巧珍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年。
814《钢铁冶金原理》(第三版),黄希祜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或《冶金原理》,李洪桂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年。
815《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黄学辉、宋晓岚,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年。
816《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童军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819《机械原理》(第三版),廖汉元、孔建益,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
或《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842《大学物理》(第一版),廖耀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金属材料学》,赵莉萍、吴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
《耐火材料学》,李楠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年。
《材料合成与制备》,乔英棕,国际工业出版社,2010 年。
《材料加工原理》,李言祥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第二版)(轧制原理和板带工艺部分),王廷溥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年。
《钢铁冶金学》(第二版)(炼铁部分),王筱留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年。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陈家祥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年。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斌主编,哈工大出版社,2003 年。
《有色冶金概论》(第二版),华一新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年。
《火焰炉》,陆钟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年。
《燃料及燃烧》,韩昭沧,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年。
37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材料成型的物理冶金学基础》(第一版),赵刚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年。
《材料加工设备》(第一版),周家林等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年。
《湿法冶金》,李洪桂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1998 年。
003 化学与化工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617《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618《无机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621《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年。
626《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朱玉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
807《物理化学》(第六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808《微生物学》(第八版),沈萍、陈向东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861《化工原理》(第四版)(上、下册),谭天恩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年。
862《发酵工程原理与实践》,葛绍荣,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六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化工原理》(第四版)(上、下册),谭天恩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年。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微生物学》(第八版),沈萍、陈向东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无机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发酵工程原理与实践》,葛绍荣,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分析化学》(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综合化学》参考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
《普通生物学》(第二版),王元秀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年。
《分析化学》(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有机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无机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综合化学》参考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
《普通生物学》(第二版),王元秀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年。
004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825 电子技术(含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①《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六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
②《数字电子技术》,吴建国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年。
826《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1-5 章、第7 章、第 9-10 章),奥本海姆著,刘树棠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年。
827《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吴怀宇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年。
828《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第二版),朱定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38
840《数学分析》(第四版)(上、下),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856《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通信原理教程》(第三版),樊昌信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年。
《计算机控制技术》,施保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年。
《C 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电机学》(第三版),辜承林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汪文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年。
《C 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0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855《C 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856《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C 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年。
006 管理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830《管理学》(第二版),潘开灵、邓旭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年。
83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第四版),盛骤、谢式千、潘承毅,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832《微观经济学原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企业管理概论》(第四版),尤建新、雷星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
《管理学》(第二版),潘开灵、邓旭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年。
《会计学基础》,邱玉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年。
007 文法与经济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331《社会工作导论》,李莉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434《国际商务》(第二版),王炜瀚、王健、梁蓓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年。
437《社会学研究方法》(第四版),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
611《行政管理学》(第五版),夏书章主编,王乐夫、陈瑞莲副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年。
39
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修订版)。
619《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832《微观经济学原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
83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修订版)。
838《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社会工作导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公共管理概论》,朱立言、谢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
《法理学》(第四版),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人民出版社,
2017 年。
《应用经济统计学》(第二版),李心愉、袁诚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
《国际贸易学》(第五版),张二震、马野青,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宪法学》(第三版),周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经济法学》(第四版),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政府经济学》(第三版),郭小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
《国际贸易学》,张二震、马野青,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公共组织学》(第二版),李传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
《国际投资学》,黄志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
008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初试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61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版),陈先达、杨耕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修订版)。
835《自然辩证法》,郭贵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修订版)。
836《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
83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修订版)。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人民出版社,2016 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修订版)。
《公共管理概论》,朱立言、谢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哲学通论》,孙正聿,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年。
《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修订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修订版)。
40
009 理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613《固体物理学》(第一版),房晓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年。
614《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619《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810《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第三版),邓成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年。
832《微观经济学原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
840《数学分析》(第四版)(上、下),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841《高等数学》(第六版),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42《大学物理》(第一版),廖耀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845《工程力学》李卓球,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年。
《量子力学教程》(第二版),周世勋原著,陈灏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岩石力学》,沈明荣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常微分方程》(第三版),王高雄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解析几何》,吕林根、许子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石得珂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
《电磁学》(第三版),赵凯华、陈熙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光学教程》(第四版),姚启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线性代数》(第四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傅利平、吴兆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年。
《大学物理》(第一版),廖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010 医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308《护理综合》包括: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其参考书目如下:
《护理学导论》(第四版),李小妹、冯先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基础护理学》(第六版),李小寒、尚少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内科护理学》(第六版),尤黎明、吴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外科护理学》(第六版),李乐之、路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349《药学综合》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其参考书目如下:
《药物化学》(第八版) 尤启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
《药理学》(第八版),朱依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
《药物分析》(第八版),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
《药剂学》(第八版),方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年。
353《卫生综合》包括: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其参考书目如下: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八版),邬堂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流行病学》(第八版),詹思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卫生统计学》(第八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八版),孙长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41
61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查锡良、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616《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朱玉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
《医学分子生物学》(第三版),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
622《医学综合》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其参考书目如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查锡良、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翟中和、王喜忠、丁孝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生理学》(第八版),朱大年、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曹雪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851《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张建福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生理学》(第八版), 朱大年、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852《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翟中和、王喜忠、丁孝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853《药理学》(第八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生理学》(第八版),朱大年、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生物化学》(第七版),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病理学》(第八版),李玉林、文继舫、唐建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毒理学基础》(第七版),孙志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内科学》(第八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外科学》(第八版),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妇产科学》(第八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儿科学》(第八版),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全科医学概论》(第四版),祝墡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内科护理学》(第六版),尤黎明、吴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外科护理学》(第六版),李乐之、路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护理管理学》(第四版),吴欣娟、王艳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有机化学》(第八版),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
《药理学》(第八版),朱依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四版),姜远英、文爱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病理生理学》(第八版),王建枝、殷莲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曹雪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预防医学》(第六版),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流行病学》(第八版),詹思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护理学导论》(第四版),李小妹、冯先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基础护理学》(第六版),李小寒、尚少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药学分子生物学》(第五版),张景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
《病理生理学》(第八版),王建枝、殷莲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011 城市建设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821《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四版),赵明华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年。
822《水分析化学》(第四版),黄君礼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年。
848《结构力学》(第六版)(上、下),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849《传热学》(第六版),章熙民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年。
42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四版),赵明华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年。
《混凝土结构》(第六版)(上册),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年。
《排水工程》(第五版)(下册),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年。
《暖通空调》(第三版),陆亚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年。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土木工程施工》(第四版),毛鹤琴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年。
《工程地质》(第四版),孙家齐、陈新民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年。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七版),王增长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年。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严煦世、刘遂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年。
《建筑环境学》(第四版),朱颖心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年。
《流体力学》(第二版),龙天渝、蔡增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年。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年。
《外国建筑史》(第四版),清华大学,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年。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同济大学,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
012 外国语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211《翻译硕士英语》本科目不限定参考书目,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240《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新版)(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年。
241《新大学法语》(第二版)(1,2 册),李志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242《新编大学德语》(第二版)(1-2 册),朱建华、李媛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年。
357《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二版),孙致礼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年。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刘军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年。
620 外国语专业综合(基础英语与语言学各占 1/2):
《高级英语》(第三版)(第1,2 册),张汉熙、王立礼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年。
《语言学教程》(第五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
857 英美文学基础(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各占 1/2):
《英国文学选读》(第四版),王守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美国文学选读》(第三版),陶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858 写作与翻译(写作与翻译各占 1/2):
《英语写作基础教程》(第三版),丁往道、吴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二版),孙致礼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英语写作基础教程》(第三版),丁往道、吴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二版),孙致礼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英语词汇学教程》,张维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英语国家概况》,王恩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年。
《听力教程》(第二版)(1-4 册),施心远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年。
《高级英语》(第三版)(第 1, 2 册),张汉熙、王立礼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年。
43
013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801《工程地质》,孙家齐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年。
802《岩石力学与工程》(第二版),蔡美峰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 年。
803《固体物料分选理论与工艺》,张一敏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年。
804《环境化学》,戴树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805《安全管理学》(第二版),田水承、景国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806《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徐志胜、姜学鹏,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809《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83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四版),周群英、王士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解世俊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年。
《采矿学》(第二版),王青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年。
《矿山安全工程》,金龙哲,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年。
《球团理论与工艺》,张一敏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年。
《现代烧结造块理论与工艺》,陈铁军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8 年。
《二次资源利用》,张一敏,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年。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第四版),高庭耀、顾国维、周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安全评价(上册)》(第三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年。
《工业通风》,孙一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年。
《消防工程学》,程远平、李增华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年。
《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导论》(第二版),霍然、胡源、李元洲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年。
《工程地质》,孙家齐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大学物理》(第一版),廖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工程力学》,李卓球,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年。
《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014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817《运筹学》(第二版),刘舒燕,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年。
819《机械原理》(第二版),廖汉元、孔建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
或《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823《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824《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第二版),王炜,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三版),刘舒燕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年。
828《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第二版),朱定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829《交通工程学》(第二版),王炜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年。
855《C 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856《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44
汽车综合:《汽车构造》(上、下册),陈家瑞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年。
《汽车发动机原理》,颜伏伍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年。
《汽车设计》(第四版),王望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年。
《C 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年。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邵正宇,周兴建编著,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年。
《交通管理与控制》,吴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年。
《信息传输原理》,张树京、董德存,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第三版),麻友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
《汽车构造》(第六版)( 上、下册),史文库、姚为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年。
《材料力学》(第五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015 艺术与设计学院
初试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336《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年。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年。
623《设计学概论》(第一版),尹定邦、邵宏,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年。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田自秉,东方出版社,2010 年。
611《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王乐夫,陈瑞莲副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年。
838《社会保障学》,赵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年。
《艺术管理学概论》,余丁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素描》,王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美术史》,王树良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
《色彩》,王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016 体育学院
初试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611《行政管理学》(第五版),夏书章主编,王乐夫、陈瑞莲副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年。
838《社会保障学》,赵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社会体育导论》,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体育管理学教程》,孙汉超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体育社会学》(第三版),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体育管理学》(第二版),张瑞林、秦椿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45
017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616《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朱玉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
《医学分子生物学》(第三版),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
850《分子细胞生物学》(第三版),韩贻仁、樊延俊、杨晓梅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或《分子细胞生物学》(第四版),韩贻仁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 年。
851《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张建福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生理学》(第八版), 朱大年、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338《生物化学》(第四版),朱圣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第四版),朱圣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或《生物化学》(第七版),査锡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微生物学》(第八版),沈萍、陈向东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药理学》(第八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普通生物学》,顾德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免疫学基础》,李春艳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 年。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熊党生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 年出版。
018 临床学院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内科学》(第八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外科学》(第八版),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全科医学概论》(第四版),祝墡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019 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807《物理化学》(第六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810《材料科学基础》,张代东、吴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811《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硅酸盐物理化学重排本),陆佩文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年。
812《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崔忠圻,覃耀春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
813《冶金传输原理》,沈巧珍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年。
814《钢铁冶金原理》(第三版),黄希祜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或《冶金原理》,李洪桂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年。
815《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黄学辉、宋晓岚,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年。
818《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传动部分),陈奎生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年。
827《自动控制原理》,吴怀宇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年。
828《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第二版),朱定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840《数学分析》(第四版)(上、下),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842《大学物理》(第一版),廖耀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856《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二版),熊诗波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
46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六版),杨叔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年。
《金属材料学》,赵莉萍、吴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
《材料加工原理》,李言祥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第二版)(轧制原理和板带工艺部分),王廷溥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年。
《钢铁冶金学》(第二版)(炼铁部分),王筱留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年。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陈家祥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年。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专业课综合:①电路(必考);②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选一)。
《电路》,邱关源主编,高教第五版,2006 年。
《计算机控制技术》,施保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年。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四版),陈伯时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
47
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年各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代码及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 邮箱 网址
001 机械自动化学院 027-68862252 朱老师 jx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1:8038/default.html
002 材料与冶金学院 027-68862108 张老师 cy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3:8025/default2.html
003 化学与化工学院 027-68862338 余老师 hg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1:8022/default.html
004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27-68862349 刘老师 xx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1:8021/default.html
0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27-68893531 徐老师 jsjxyyz@wust.edu.cn http://www.cs.wust.edu.cn/
006 管理学院
027-68862273/
68862672 张老师
gl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1:8041/default.html
027-68862273/
68862672 吕老师 http://mba.wust.edu.cn/
007 文法与经济学院
027-68893239 刘老师
wf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55.64:8001/
027-68893686 张老师 http://msw.wust.edu.cn/
027-68893683 周老师 http://mpa.wust.edu.cn/
027-68893333 贺老师 http://mib.wust.edu.cn/
008 马克思主义学院 027-68893331 邹老师 mksxyyz@wust.edu.cn http://my.wust.edu.cn/
009 理学院 027-68893248 范老师 l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1:8050/default.html
010 医学院 027-68893430 余老师 y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1:8039/default.html
011 城市建设学院 027-68893616 彭老师 cjxyyz@wust.edu.cn http://cjxy.wust.edu.cn
012 外国语学院 027-68893231 孔老师 wgy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1:8037/default.html
013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027-68862892 李老师 zh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1:8040/default.html
014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027-68862755 严老师 qj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1:8006/default.html
015 艺术与设计学院 027-68893393
-615
王老师 ysxy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3:8052/default.html
016 体育学院 027-68863363
027-68863715
刘老师 tykbyz@wust.edu.cn http://tykb.wust.edu.cn/
017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027-68893368 杜老师 swyx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3:8059/default.html
018 临床学院 027-51228643 程老师 lcxyyz@wust.edu.cn http://www.wkdty.com/
019 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027-68862266 马老师 xtcxyz@wust.edu.cn http://202.114.242.233:8060/default.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